黔西联社打通“肠梗阻”搭建便民服务“快车道”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黔西联社结合自身实际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机制,靠前、主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肠梗阻”,搭建便民服务“快车道”。
一是划分服务区域,明确联系人员,搭建便民“直通车”。黔西联社按照“宁可信合员工多跑路,不叫群众百姓多跑腿”的便民金融服务理念,以“金融服务驻村、金融宣传到户、信用体系全覆盖、金融服务重实效、结算渠道更畅通”为目标,在全县362个行政村分别明确金融服务信贷人员,向群众发放金融服务联系“便民卡”,明确联系人员、电话和服务范围,同时,在362各行政村建立金融便民服务监督牌,让社会、群众监督农信社金融服务,努力做到务实清廉,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
二是建立工作去向牌,架起社群“连心桥”,搭建服务“直通车”。黔西联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各信用社负责人、信贷员、联社机关部门工作去向动态监测制度,联社在单位显著位置悬挂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去向动态监测表,详细记录班子成员去向、事由、陪同人员、返回单位时间、工作办理结果等情况,各信用社、部门建立员工工作去向记录台账,明确专人负责记录、保管,真实、动态将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普通员工工作去向行踪、办理事项结果动态“晒”出去,方便广大群众百姓联系,着力解决“人难找、事难办”的顽疾,消除了社会、群众对“上班不上岗”的误解,增强工作透明度,从“细心、耐心、热心”等服务细节来体现服务质量,用“廉洁、高效、便捷”服务方式来提升办事效率。
黔西县联社通过印制向全县362个行政村发放金融服务联系“便民卡”、建立金融便民服务监督牌,设置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去向动态监测牌”1块、信用社(联社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员工工作去向记录台账53本,架起了社群之间的“连心桥”,动态有效地“晒”了工作履职的状况和金融服务质量的好坏,起到了营造“比、学、赶、超”工作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全县信合员工工作作风的转变、金融服务的提升。
黔西农信社党委成员外出工作动态公示牌
黔西农信社党委书记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客户发展种植产业及金融服务方面的意见和需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