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州国资

全地形车:贵阳造首开极地科考重装国产化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贵阳市工商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参股企业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研经过历时7年的国产化研发,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开发出全地形、全天候的水陆两用多功能车,适用于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产品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高比率的国产化水平,获得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关注和认可。

11月4日在上海的交车仪式上,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领队孙波指出,这款极地全地形科考运输车是名副其实中国制造的“南极考察重器”,代表着南极重大装备国产化达到新的高度。这说明詹阳重工的研发平台已达到国际水平,必然会推出系列高技术装备产品,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

 

改革重组释放生产力

詹阳重工前身是我国液压挖掘机技术成长的摇篮——贵阳矿山机械厂,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国有资产改制重组,挖掘工程机械产业生产力,激发国企生产活力的成功案例之一(市工商公司持有詹阳重工40%的股份)。詹阳重工经过整合重组,2005年与新加坡企业合资,由亏损大户发展成为生产总值超过11亿元、营业利润近7000万元的现代化动力机械公司。自2006年扭亏以来,年利润增长率超过200%,已成为贵阳地区重要赋税企业之一,在“2013贵州企业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77名,成为贵阳地区动力机械类龙头企业,为我省工业强省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詹阳重工利用贵州大数据建设的优势,以互联网+传统装备制造的融合,探索环保、节能、信息、网络、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生态保护与传统机械工业的发展方面寻找一条双赢之路,拉动我省工程机械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基础件、机电控制集成系统及配套装备等领域的可持续产业化发展,为“贵州制造”走出大山,“中国制造”走向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作出表率。

 

瞄准科考技术前沿搞研发

自1984年以来,我国成功完成31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然而一直以来,我国极地科考的核心设备,几乎完全依靠进口,因为其核心技术仅有俄罗斯、瑞典、新加坡等少数国家掌握。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登上在此停留补给的“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视察。当他了解到我国南极科考机械装备大部分依靠进口时,指示要尽快实现各类装备的国产化。我国首款极地全地形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2015年6月30日,詹阳重工在贵阳正式举行全地形车赴南极科考签约仪式。詹阳重工总裁吕黔分别与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中心、中国人保财险股份公司贵州分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和首套保险协议。

2015年10月,在首批二十个省申报的全国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中,公平、公正的遴选出七家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其中,詹阳重工作为国家应急装备重点企业,参加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以詹阳重工为龙头申报的首批国家应急示范基地授牌仪式。

 

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精品

詹阳重工于2008年开始研制生产JM8 全地形基础车型;2009年与有关研究所在JM8全地形履带式通用平台的基础上共同研制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全地形履带式加油车、全地形履带式净水车;2010年,为拓展全地形车功能,詹阳重工又积极与地方科研部门共同研制全地形履带式消防抢险救援车、全地形履带式工程抢险车等系列车型。自2014年以来,经过和中国极地科考中心多次对接和审慎评估,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大力帮助下,詹阳重工在原有成熟技术基础上,经两万公里国产化测试,国产自主研发的极地全地形科考运输救援车正式诞生,至此,终结了我国极地研究中心在南极科考无国产装备的历史。

这款JY813全地形车最高行驶速度可达60公里/小时,水中行进速度5公里/小时,续航能力可达500公里,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并且能在-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能在-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其技术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装备制造的空白,而且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极地全地形科考运输救援车植入了许多超前的理念:南极气候酷寒、烈风、干燥,车辆进行长途运输作业时,人体除了依靠厚重的防寒服保暖,需驾驶室、乘员舱提供一个御寒保暖的小气候环境。因此,设计采用新型的前、后车身,车门采用高可靠的军用三叉锁,提升了驾驶室的密封性、保暖性;后车厢增加独立供暖加热器,预备燃料制热措施,作为空调系统失效情况下的应急取暖方案。大大提高了司、乘人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高效智能的电控系统方面,发动机ECM、行走控制器通过CAN总线相互进行数据交换,当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位置、原因会直接显示在驾驶室仪表或诊断电脑上,方便操控人员快速排除故障。暴风雪天气下,能见度低,为增强行车安全性,避免追尾、掉队,增加了信号灯、照明灯系统,利于分辨作业环境。这款全地形车选用了低排放发动机,驱动散热系统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功率、发热、排放等进行实时控制,主机电子控制系统会将主机运行情况及数据通过互联网传递到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其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考虑到极地被冰雪覆盖,冰缝肉眼不易发现,一旦冰缝破裂,车体易坠海致人员伤亡。为此,增加了动力绞盘,提高车辆自救、互救能力;司机室增加独立排水系统,涉水时保障人员安全。针对南极极寒条件会破坏普通涂料,使车体金属与外部腐蚀介质接触,海洋大气含有较高盐分,在光照、温度、湿度、氧气作用下,易使车体发生电化学腐蚀,零部件及整车涂装采用耐低温环保涂料,隔离外部腐蚀环境。

极地全地形车可以满足“物资人员运输、科学考察、应急救援”三大功能需求:利用极地全地形车的水陆两栖及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完成南极濒海海域、冰盖、陆地的探路工作;利用全地形车的机动能力和较强的运输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承担救援设备的地面运输和人员搜救工作;利用全地形车的快速行驶和专业的供暖能力,运送科考人员进行科学考察,改善科考人员的野外工作条件,缩短在途时间,降低工作风险和人员疲劳程度。极地全地形车更重要的任务,是实时跟踪和分析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试验情况、收集数据,从而进一步分析出适应极端条件下应急装备及各种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技术。同时,通过智能互联网,建立极地环境下应急装备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极端环境下数据存储、挖掘分析装备能力和智能感应能力,推动我国特种工程机械装备在高原、高寒等极端地理环境应用的技术革命,从而带动我国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向新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带动、提升我国普通特种工程机械产品基础产业的质量与可靠性,使“中国制造”成为南极大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今后我国参与南极重大项目开发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省政府大院7号楼
管理单位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邮箱:gzw_bgs@sina.com传真电话:0851-86829813
办公室服务电话:0851-86810770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64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637号
邮编:550004备案号:黔ICP备16009966号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