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遵义供电局:数字赋能变电运维管理 助力一流企业建设
近日,贵州电网遵义供电局二次远程运维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监视、巡检、维护及控制工作,已由传统的人工现场操作转变为“远程+智能”模式,为生产领域提升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注入持续动力。
今年3月,为全面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数字电网建设要求,按照南方电网公司二次运维模式“一个突破、三个完善”工作目标,遵义供电局以“监视智能化”“巡视无人化”“操作远程化”和“检修状态化”为抓手,迅速组建了二次智能运维专班,创新开展二次设备监视智能分析、机器自动巡视、远程操作、不停电状态检修等举措,实现了对电网异常状况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有效降低了现场运维的人力成本,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安全可靠 提升设备风险预控能力
在传统模式下,变电站内装置出现异常或故障时,需要运行人员到变电站内现场收集详细的故障信息,偏远地区的变电站路程遥远,数据收集和分析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今年2月,遵义供电局为推进二次专业数字化转型及生产组织模式优化,成立了继电保护、自动化、网络安全等专业组织的二次智能运维专班,深入研讨技术改进与现场施工方案,实现多种模型保护装置的接入,初步构建了智能运维体系。
10月,遵义供电局二次远程运维系统正式投入应用,系统全方位自动校核设备定值、模拟量、装置信息等状态,并一键生成巡视报告,人员无需进站即可完成巡视工作的目标,极大地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负荷,显著提升了二次设备的智能运维效率。
“现在,变电站内的录波故障信息能够在2分钟内迅速传递至调度员与基层运维人员,10分钟内即可完成故障诊断与定位。”遵义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二次智能运维班高级作业员王亚非说道。
同时,在监视智能化的新模式下,装置内部的录波报告与告警信息能够全量直传至二次远程运维主站系统。通过智能告警、统计报告等功能,系统高效开展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其对电网运行的影响评估,实现对电网异常状况的快速响应,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监控与风险预控能力。
智能高效 提升电网故障分析及处置效能
近年来,随着电网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二次运维在人员配置、操作任务、供电可靠性、作业风险及作业成效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次远程运维系统的应用,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强大的远程操作平台,在主站控制室,运维人员仅需2分钟即可完成一套设备参数的修改,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一套设备的不停电“高保真”传动,工作效率提升高达90%以上,为电力调度提供了更为精准、高效的故障分析与处置能力。
据遵义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代运滔介绍,截至2024年11月,该局已开展了2741次二次远程运维工作,远方调取电网设备故障录波数据90次,累计节约里程数约6589公里、节省交通时长约5746分钟、节省工程时长约6300分钟。同时,远方定值修改40次,累计节约里程数约2564公里、节省交通时长约1878分钟、节省工程时长约1800分钟,为变电运行与检修工作大幅减轻了压力,有效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
遵义供电局将继续深化二次远程运维模式的实用化探索与技术创新,通过数据共享打破专业信息壁垒,实现变电站全量二次设备的状态监视、巡检、控制及运维功能,为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一流企业建设贡献力量。(金基伟 刘代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