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保进度 守护安全促生产!他们是“贵州高速人”
国庆假期,无论是为节日出行保畅通、保安全,还是为项目建设保生产、保进度……总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用辛勤和汗水诠释着“贵州高速人”的担当和责任,用“坚守”述说着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逆行冲锋的“安全吹哨人”
自贵阳市实行除高、中风险区外有序流动的政策后,贵州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和贵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项目按下建设“加速键”,紧张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国庆期间,两个项目共有200余人坚守岗位,他们冲在“最前沿”、战在“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抓施工“黄金期”。
在这群人中,就有这么一个人——贵阳城发集团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人员曾俊霖,他是项目建设的“安全吹哨人”,他的身影在总监办,在施工现场,在安全核查的路上,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第一线!
根据城发项目公司安全生产“一项目一方案、一点位一方案”专项行动检查清单,每天,曾俊霖早早就来到贵大研究生基地项目上,他首先到总监办办公室查看人员到位、考勤记录、相关制度方案落实以及安全检查等情况,详细查看总监办履职到位情况。在做好安全交底后,他又立马赶赴市老干中心项目。在项目施工现场,他又组织监理和施工单位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仔细查看消防、配电箱、食堂卫生、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推动项目大干快上。
“安全防护措施一定要做到位”、“个人防护用品一定要正确佩戴使用”“每日班前安全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像这样类似的安全指导还有很多很多,每天曾俊霖都会重复很多次,叮嘱上百个作业人员和安全员。复工复产以来,整个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管控到位,未发生一起人员受伤情况。
“在我工作的4年时间,每一年国庆节都是在项目上度过的,今年也不例外。越是节假日,越是项目安全质量重点管控时段。作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我必须让现场人员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好项目建设安全关。” 曾俊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工匠精神闪耀一线
王开胜,贵阳城发集团恒创建设公司贵安扩容二标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复工复产以来,他以身作则,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清晰的工作思路,日夜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
10月1日一早,王开胜一如往常,他先将当天的工作任务记录在本子上并做好行程规划,接着进行了地质灾害的现场踏勘工作,又和同事认真审核了各类项目文件,此时已接近中午,简单填饱肚子,便立即起身赶往十几公里外的涵洞施工现场,和工区人员一道,搜集涵洞、地质、地基等原始数据,对设计图纸的精确性作进一步核查。下午14:00,青山村村委会和站街镇监理驻地办要求对临时用地、开工报告等相关手续进行办理,王开胜又亲自往返配合衔接好各项工作的开展。
回到驻地,已是下午17:50,然而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王开胜又转身投入到跟设计院和标段长电话沟通设计图纸与现场踏勘对比后的出入情况……编写完涵洞施工现场的情况说明后已是晚上20:30,他虽然疲惫,但却很开心,他说:“这段时间的确处于舍小家保大家的工作状态,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又是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加之疫情期间工作多少受到些影响,现在就想把进度赶上去。”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在抗击疫情抓项目建设面前,还有很多像王开胜这样“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他们以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贵的精神品质为争分夺秒抢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工匠精神在项目建设一线闪闪发光!
高速公路前线的“养护管家”
任小军,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部员工、中共党员。10月3日早上八点,他已整装待发,将要对贵阳环城高速公路西南环线、南环线路况进行巡查,这是他再熟悉不过的一段路,因为他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一遍。
9时许,他来到牛郎关互通跨铁路桥处,养护工人正在对桥梁防抛网进行修复作业,他减缓车速,靠边停车后快步走过去,大声叮嘱道:“大家务必要拿稳手中的工具,千万不能有任何东西掉落到桥下影响铁路运行,后果不堪设想。”说完他拿起工具和大家一起,谨慎细致地继续修复,直至完工后现场全部人员、设备撤除完毕,他才放心离开,去往下一个养护路段(南环线下行)的巡查。
上午11:30分,途经孟关匝道时,任小军发现前方不远处的车道上有掉落的轮胎皮,为排除二次事故隐患,他立即示意驾驶员拉响警报,靠边停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面向来车方向,迅速将轮胎皮拖至路旁再搬运到车上。回到驻地已过了用餐时间,微凉的盒饭却吃得格外满足。这时突然电话响起,经开匝道处一货车侧翻,需立即赶往配合执法部门进行应急抢险工作,于是他匆忙放下盒饭,集结保洁、交安人员迅速赶往事发点,对现场油污、散落物进行清理,直到晚上六点半才恢复交通。
在高速公路上,还有许许多多像任小军这样的“养护管家”,他们坚守在岗,认真巡查维护着每一条道路,全力保障国庆期间管辖范围内高速路域的安全畅通,为过往司乘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筑牢道路畅通“安全防护墙”
付韬,遵义营运中心凉风垭桥隧站员工、中共党员。他曾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先后荣获集团公司“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桐梓县“优秀第一书记”等荣誉。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国庆安全保畅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主动作为,在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越是放假,我们就越忙,责任也越大,假期基本都是在岗位上度过,只希望用我们的坚守守护道路安全畅通。”为确保国庆节期间辖区道路安全稳定,开展不间断道路安全巡查,查看隧道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来回徒步检查道路边坡、桥梁、隧道等重点路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巡检资料整理在册,是付韬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看似简单熟练的工作,却也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重复的工作也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步,因为安全是底线,只有时刻关注道路状况,才能守护道路安全。”在兰海高速崇遵段,付韬一刻也不敢放松地紧盯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管控到位。国庆节值班期间,付韬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协助工勤人员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带头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自9月13日以来,只要一休息付韬就跑去居住社区为社区防控工作做好后勤保障,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走过同样的路,平淡却不平凡。作为一名党员,付韬用双脚丈量责任,用坚守书写担当,继续为道路畅通筑牢“安全防护墙”,用实际行动践行“贵州高速先锋”的初心和使命。
奋战在“疫”线的应急队员
“疫情防控及国庆保畅的重任在肩,这是我坚守岗位的第30天,愿疫情早日散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毕节营运中心清织分中心织金应急中队队员杨海林斩钉截铁地说道。作为一名党员,他坚守道路保畅初心使命,每天带领应急队员不间断开展道路安全巡查,及时排除辖区路段通行隐患,积极保障防疫车辆的安全畅通。
国庆节当天,随着织金县管控区域逐步分级解控措施的发布,马场收费站的同事们也将迎来返岗复工。杨海林带领青年志愿者对收费站车道、收费亭、站广场、办公楼、宿舍等进行多次无死角消杀,积极对接当地负责垃圾处理机构,全面严格做好站点风险垃圾清运工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手套,他一间间的打开马场收费站同事们的寝室,为他们收拾室内垃圾,仔仔细细地进行消杀,贴心地为职工们铺好新的床套被褥,为职工们的回归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站区环境。
“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责任在肩”,有着十年党龄的杨海林以分中心为家,以岗位为阵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作为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我想继续站好国庆假期最后一班岗”
“请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行程码,积极配合防疫检测点开展检测……”罗华华已经记不起这是多少次对司乘人员进行疫情防控温馨提示了。
罗华华是鸡场坪收费站的一名收费员,10月3日,他已经连续奋战在收费一线12天了。这天,罗华华像往常一样正常下班,因为穿着“大白”服,直到交完通行费,做完一切交班工作,他才默不作声的朝着收费车道的便民服务台走去,借走了创可贴和碘伏。当脱下防护服,大家看到罗华华从耳部一块通红,留下的鲜血早已凝固,才得知,他因长时间佩戴口罩,导致耳根磨出血,早在前段时间就感觉到耳根疼痛,但因为即将面临着国庆大车流保障、疫情防控等重重任务,所以一直坚持至今。水盘分中心负责人得知这件事后让他休息两天,罗华华却毅然回绝了:“书记,我已经用碘伏擦拭过了,休息一会儿就能继续工作,今年是我为高速事业奋斗的第6个年头了,我想继续站好国庆假期的最后一班岗”。
为保障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的运送和广大司乘人员国庆期间的平安出行,罗华华和无数奋战在一线的高速先锋一样,用辛勤和汗水为广大司乘人员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用执着和坚守诠释了贵州高速人的最靓丽的底色。
(作者:沈仕海 武月玲 兰 倩 蒋 希 徐 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