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潘本均:履职尽责勇担当 真情帮扶助脱贫
潘本均(左二)在入户了解民情
潘本均是省国资委派驻大塘镇掌雷村的第一书记,自2018年3月到村开展工作以来,他认真履职、不辱使命,真蹲实驻、真帮实扶,在田间地头、在百姓家中,留下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闪光足迹,用担当和真情展现出一名驻村干部的帮扶情怀,用智慧与汗水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助力。
在位于大塘镇乌兑村的中药材智慧生态循环经济扶贫产业园的育苗大棚里,一株株翠绿的铁皮石斛、黄精、金丝黄菊等中药材幼苗连接成片,长势喜人。据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是在省国资委帮扶下,与我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中药材产业扶贫项目,是一个以中药材科技研发、育苗种植、鲜药材炮制加工、仓储物流、医养体验、康养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中药材生态循环经济扶贫项目。目前,基地150余亩的中药材示范种植园和11300余平米的育苗大棚已建成。
雷山县黔晟扶贫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袁杨
目前出的第一批苗,捐赠给省贵州的扶贫村,桥王村和掌雷村,对于扶贫这一块的话,总共11个村,种植面积大概覆盖了1千多亩,涉及到的人口,涉及到户数1000多户3000多人口。
作为省国资委派驻大塘镇各村驻村干部的领头人,自驻村以来,潘本均主动扛起重担,积极协调推动加快乌兑中药材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为大塘镇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助力,也为所驻掌雷村的村民们开辟了致富新道路。
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大塘镇掌雷村第一书记 潘本均
“我委监管企业省药材公司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技术和市场优势,加上雷山县的气候土壤非常合适中药材种植,因此我村经过征求意见,召开村民大会等,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现已种植中药材黄金110亩、天冬50亩,种植户户均增收3500余元。”
掌雷村是大塘镇其中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共281户11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83户73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5.68%。驻村后,潘本均迅速进入角色,不仅为村民们开辟出产业发展的致富新道路,还积极结合掌雷村的实际情况,与驻村工作组共同研究制定了《掌雷村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帮扶措施涵盖教育帮扶、医疗救助、易地扶贫搬迁、技术培训、危房改造、民政救助等领域。培养了以基层党支部为引领的扶贫中坚力量,阻断了因教育导致的贫困代际相传。
大塘镇掌雷村学生 龙胜宇
“我跑去外面打工得半个月左右,老师又打电话说,你回来读算了,你这种家庭条件你去打工打一辈子的工,也没得什么用。又回家了,书记、村长他们又来做思想工作,自己心里想想,也后悔了,又返回去学校。”
同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安排部署,潘本均积极配合招商工作的联系协调,先后多次参与组织相关产业招商活动。并加强与省纪委在我县的前线工作队进行联系沟通,不定期集中学习上级相关指示,协助推进全镇相关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一年多来,我们掌雷村的道路、路灯、村办公楼都得到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有77户村民新搬新家从掌雷搬到县城居住,看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驻村辛苦,但内心也非常的高兴。
在潘本均的带领下,掌雷村先后发展起中药材种植,黑毛猪养殖、养蜂等种养殖业,同时建起茶叶加工厂、蔬菜大棚等,实现了单一产业到多元发展的新局面。2018年,掌雷村共有95户374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从35.76%下降到了2.16%。
下一步着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产业发展,主要是扩大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二是抓好捐资助学合作,让我们这个贫困学生,每一个都能够上好学,并且要积极的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实现一人就业一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