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国资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 第1059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的建议——以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为例》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确如提案中所述,近年来,集成电路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行业,从完全依赖进口到产业规模渐渐壮大,到中低端产品自主供货,实现了跨越发展。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特征,产业发展相对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环渤海。而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以上地区有较大差距,资金实力弱、争取国家层面资金投入困难、投资主体较为单一,并且严重缺乏行业领军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促进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出台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成立专业化的资本运营公司等一系列有效举措。
一、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一)《贵州省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及《贵州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围绕做精做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航空发动机四大板块,以“技术同根、产品同源”为方向,拓展“军转民”业务。以经开区、高新区、乌当区、白云区为重点,在电子信息板块,巩固和提升集成电路、高可靠及新型电子元器件的优势地位,推进由电子元器件向模块、系统发展。
(二)2018年12月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
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十大重点发展产业。以设计为龙头、制造为核心、封装测试为支撑,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从人才培养、资本集聚和技术积累等产业要素方面,围绕集成电路培育拓展“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大数据产业链。
(三)2017年以来贵阳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成“中国数谷”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大招商行动计划(2018—2020年)》《贵阳市“十三五”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等政策文件
着力加快集成电路产业招商引资和集聚发展,是促进贵阳市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主要方向。
(四)2019年《贵州省大数据新领域百企引领行动方案》正式印发
旨在加速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安全六大新领域在全省各领域、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深入实施“百企引领”大行动,将催生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市场需求,助力全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五)深入开展“万企融合”“寻苗行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企业
继续深入开展“万企融合”“寻苗行动”,结合贵州实际,围绕大数据、集成电路产业链,引进一批带动效益大、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好项目落地贵州,聚集集成电路产业的封装、测试产业链及芯片下游应用,实现我省集成电路产业从高端切入,下游搞活的战略目标,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六)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区,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围绕贵阳贵安、遵义、安顺等市州的智能终端、手机等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产业园区,推动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集聚发展,为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以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集成电路发展规模和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全省集成电路产业服务能力。
(七)应用数博会这一国际平台,做好招才引智工作,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充分应用该平台,不断展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成果,同时也通过该平台,提升贵州省对大数据、集成电路产业顶尖人才的吸引力,为全省的大数据、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二、关于建议“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的回复
(一)省国资委成立专业化资本运营公司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打造“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的战略定位,成立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对授权经营和管理的企业和资本行使出资人职责,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着力成为贵州省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价值管理的操作载体、资源配置的执行通道、产融结合的桥梁纽带,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为我省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提供优质服务。
(二)贵州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
为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2017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向省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设立贵州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的请示》,该基金已完成筹建工作,基金计划首期规模15亿元,其中贵安新区出资2亿元,申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局各出资5000万元资金,吸引社会资本12亿元,基金将重点用于我省重大集成电路产业引入、重点产业项目跟进,以及集成电路相关产业、大数据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产业投资、并购。截至目前,省级财政已通过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投资该资金3000万元。
(三)省工信厅、财政厅、国资委联合制定《贵州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工业及省属国企基金投资对象:工业及国企基金100%投资于贵州省域内具有发展前景、成长性好的优质工业企业及省属国有企业。支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及“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项目建设,优化国有企业产业布局及战略重组,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根据《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党发〔2018〕29号)的要求,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具备较好投资前景的优质民营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于集成电路产业属“十大千亿工业产业”之一的“大数据电子信息”,有关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也能得到该基金的支持。
2019年对全省企业支持近55亿元,通过工业及省属国企基金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省属国有工业企业发展,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三、关于建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回复
(一)争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2014年9月,国家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亦庄国投、中国移动、上海国盛、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芯投资等共同发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一期投资项目中,集成电路制造占67%,设计占17%,封测占10%,装备材料类占6%(数据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可以看出,大基金一期的第一着力点是制造领域,首先解决国内代工产能不足、晶圆制造技术落后等问题,投资方向集中于存储器和先进工艺生产线,投资于产业链环节前三位企业比重达70%(数据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
目前,我省重点集成电路企业有贵州华芯、振华风光、贵州中科汉天下、贵阳忆芯科技等企业,从企业整体规模、技术实力、行业地位等方面与行业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争取大基金投资比较困难。但是,我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通过资金、政策支持,引进、培育集成电路企业,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吸引大基金投资。
(二)争取国家“核高基项目”,获取资金支持
国家“核高基项目”能够支持的企业毕竟有限,能够获得国家“核高基项目”的企业,也代表了企业的行业地位。目前,“核高基项目”优先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领域全国排名前三的企业,以我省集成电路企业当前的实力,很难争取到国家“核高基项目”。但是,在“十四五”期间,鼓励我省集成电路企业积极争取“核高基项目”的支持。同时,鼓励集成电路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资金支持,对于获国家资金支持的企业,我省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
四、关于建议“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集成电路产业”的回复
新时代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国企“混改”是以提升国有资本市场化配置效率,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尤其是国企“混改”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展我省集成电路产业,自然也离不开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入,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面对民营企业的进入,是没有另设门槛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都能享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我省重点集成电路企业振华风光,就是典型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力推动国企“混改”,支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与国营企业并肩推动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一直是我省国企改革努力的方向。
五、关于建议“促进投资聚焦,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回复
目前,我省省情确实难以在短期内投资大规模100亿元以上的先进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正如提案的建议,我省也在选择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制约,结合企业实际,我省的发展路径是集中资金投资芯片研发、芯片下游应用,例如:我省贵阳市正在谋划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设计是集成电路整体产业链条中的关键环节,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值,EDA工具的投入高,中小型设计企业无法自己承担,使得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发展受限。在“十四五”期间,将根据发展的情况择机进入。
我省贵阳市谋划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有效降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初创成本和经营风险,吸引一批中小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落户贵阳,支撑和带动贵阳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省的效应。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十大千亿——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双轮驱动,推动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我省集成电路产业从高端设计切入及开辟下游应用市场。待自身实力壮大后,再适时考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逐步培育出我省比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占民;联系电话:0851-8681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