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省国资委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索引号: GZ000001/2016-12087
  • 信息分类: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 文号:
  • 是否有效:
  • 信息名称: 省国资委关于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4号建议的答复

占建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协调国有企业对我州扶贫开发重点县帮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国资委系统承担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情况

(一)国有企业结对帮扶重点贫困县情况。2015年5月13日,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将12个贫困县的“整县脱贫”重任交付给12户国有企业,其中,有10户是省国资委系统企业。一年多来,12户国有企业将企业行业优势与结对县实际相结合,制定各自帮扶规划,实施精准扶贫。通过注入帮扶资金、产业带动、项目扶贫、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比如,茅台集团以金融为杠杆,帮助道真县解决资金难题。2015年8月茅台集团公司向道真县注入帮扶资金3000万元,同时,帮助道真融资贷款3亿元,负责3年的贷款全额贴息。瓮福集团在对口帮扶榕江县工作中,将项目实施重点放在带动强、见效快、扶贫效益好的小香鸡养殖、香菇种植、锡利贡米种植即“两香一米”项目上,资助420万元用于锡利贡米和香菇基地建设,为山农公司提供600万元贷款担保,用于小香鸡养殖。

(二)国有企业抽调人员参与驻村工作情况。省国资委系统企业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每年都按省委要求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省国资委系统驻村工作队。“十二五”以来,共选派驻村队员789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27名。省国资委和各企业选派的驻村工作队结合各自的扶贫点实际,按照制定好计划、选准好项目、建设好阵地的目标,一年接着一年帮,一任接着一任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帮助贫困村理思路、找路子,加快脱贫致富、科学发展步伐。

(三)国有企业参与同步小康工作队情况。2016年,根据省委党建办、省委组织部《关于调整省直单位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县的通知》(黔党建办发﹝2016﹞4号)的安排部署,省国资委系统39户企业参与了对39个县(市)的同步小康工作队。各相关企业按照要求,积极抽调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或优秀员工,组建工作队,并投入资金、协调项目,大力支持和参与各相关县(市)的脱贫攻坚工作。

(四)国有企业参与对雷山县的“146”扶贫工作情况。今年,省国资委、部分国有企业共同对雷山县开展了 “146”扶贫工作,“1”指省国资委结对扶贫雷山县1个镇(大塘镇);“4”指整合4个层面(省国资委一名领导、一户监管企业、省国资委机关一个党支部或群团组织、雷山县一名县委或政府领导)的力量,实施立体式、精准性扶贫;“6”指从6个方面(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市场主体、推进一批教育培训、改善一批基础设施、扶持一批农村电商、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开展扶贫,多层次、多维度助推雷山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其中,10户企业参与了这项工作。各相关积极开展调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正扎实抓好“146”扶贫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关于省国资委系统帮扶黔南助推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一是按照省委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总体安排,从国有企业选派驻村干部到村开展帮扶,2015年以来,共选派驻村干部51名到黔南各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二是定点帮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安排部署,2011年至2015年,省国资委定点帮扶黔南州福泉市,并担任驻福泉市“同步小康”工作队队长单位。每年派出3名厅级干部带队和4名队员进行帮扶,2011年来共派出驻村队员30余名。在帮扶工作中,省国资委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共通过委机关职工捐款、协调企业捐赠等方式,共向福泉有关乡村投入现金110余万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3087.4万元,组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80多个,其中有8000亩核桃种植项目、三堡村蔬菜基地项目、2000亩何首乌种植项目、1000亩刺梨种植项目、多村“美丽乡村”建设等,增强了群众致富能力。此外,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育培训,协调资金500多万元,修建通村组公司10余条50余公里,建成邱家院组饮水工程项目、打通翁巴村断流20年的翁巴河等,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举办多期农业知识培训班、致富带头人考察培训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党支部书记考察学习培训班等,共培训各类人员近2000人次。  

三、关于国有企业定点帮扶黔南重点贫困县的意见

省国资委党委管理党组织关系的企业共69户,其中, 37户为中央驻黔企业和外省驻黔企业。对于中央和外省在黔企业,省国资委党委只承担指导其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党员的教育管理等工作任务,其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中心工作由其上级单位负责管理和领导,省国资委很难协调这两类企业参与地方脱贫攻坚工作。

对于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而言,目前大多数都面临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严峻复杂的经济下行形势,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据统计,2015年,省国资委27户监管企业中,10户企业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度下跌,7户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今年1-5月,10户监管企业利润总额为负数,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省国资委系统企业的结对帮扶重点贫困县、选派人员开展同步小康驻村等脱贫攻坚工作,都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进行的。在下一步工作中,省国资委系统企业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将尽量协调黔南州内国有企业参与地方脱贫攻坚工作,并扎实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省国资委

                                     2016年6月27日

    (附注:公开发布)

(联系人:戴卫华,联系电话:0851-8863002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省政府大院7号楼
管理单位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邮箱:gzw_bgs@sina.com传真电话:0851-86829813
办公室服务电话:0851-86810770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64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637号
邮编:550004备案号:黔ICP备16009966号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