踵事增华 匠心筑梦——记“贵绳工匠”叶林春
叶林春是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的一名钢丝绳制造高级技师。在岗27年,他始终专注钢丝绳生产,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以青春之名,筑贵绳之梦
风华正茂,青春如炬。1995年,21岁的叶林春怀着满腔热忱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来到贵州钢绳当了一名炼钢工人。5年后,正当他在炼钢干得得心应手,准备大显身手时,公司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关停了炼钢厂,叶林春陷入失业的尴尬境地。好在他人年轻,又踏实肯干,公司将他转岗到一分厂粗绳车间当了一名成绳工。粗绳车间是公司生产技术核心,产品种类多、规格齐,大部分高精尖产品均在这里生产。能转岗来到这里,叶林春是幸运的。从炼钢到成绳,全新的岗位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巨大挑战。他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下定决心从头学起,把不会的都学会学精。从此,他从卷线到股绳再到成绳,全流程跟着师傅潜心学习生产技术技能。熟悉生产流程后,他开始从最基本的小型普通成绳机干起,再到大型成绳机,几乎所有型号的成绳机他都熟悉了一遍,全部掌握了操作技能,最后成为8/1600成绳机主力司机。在一线,产量与收入直接挂钩,工友们都一心扑在产量上,生产完一单,马上接着生产下一单。叶林春不着急赶产量,每生产完一件产品,他都要认真回顾工装使用、生产流程、工艺参数、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等,把经验总结记录下来,以便为下次生产同类产品时提供参考。4年间,他先后参与各类规格的电铲用绳、船用打捞绳、桥用粗直径压实股钢丝绳、替代进口索道用绳等产品的生产,为钢丝绳生产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他参与的φ264cm粗直径海洋用钢丝绳试制,为公司起草制定ISO 2408:2017《钢丝绳—要求》国际标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些生产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各类订单,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
凭坚韧之心,磨精湛之技
千锤百炼磨砺后,方可寒光剑端萃。叶林春善学肯钻,吃苦耐劳,生产技术过硬,2014年,他被任命为成绳工段丙班班长。从此,他不但要完成自己机台生产任务,还要兼顾班组其他机台,指导职工生产。从普通生产工人,到基层管理人员,角色的转换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影响,只是工作比以前更忙了,责任更大了。为了保证生产进度,每天他都第一个来到现场,对每台设备逐一进行检查,机头、工装、压线瓦、收线机.....每一个关键点他都不会放过。他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把准备工作做好了,设备运转才会一帆风顺,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量。”担任班长期间,工段开始把一些特、精、尖高附加值产品交给他生产,一大批替代进口矿用提升绳、大直径吊斗铲用绳、海洋用绳、客运索道绳、桥梁用绳等特殊产品均出自他之手。
叶林春不但生产技术过硬,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很强。班组无论大小事,任何时候只需一个电话,他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无论多晚,他都会把问题处理好才离开。粗绳车间1#、2#成绳机是两台关键的大型设备,承担着公司绝大部分重要产品生产。叶林春深知这两台设备的重要性,每天上下班前都要重点查看这两台设备的运行状况,他常常对班组职工说:“设备就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必须好好爱护它,只有它运转好了,我们的生产才能正常进行,收入才有保障。”2017年8月,1#成绳机正在生产一单出口绳,叶林春一直守在现场观察、指导,直到晚上7点过,生产保持正常后他才离开。没想到由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转,1#机在晚上9点过出现了故障。叶林春接到电话后,立即返回现场,看到机身上20多吨的压实股,他心疼极了:“决不能因为设备原因把这么好的绳子报废了!”从头到尾仔细查看了设备状况和机台上的半成品后,叶林春决心着手解决问题。1#机体型庞大,又承载着产品的重量,光是把产品从机身上卸下来就是一大难题。面对一堆庞然大物,他和设备技术人员一起,一边排查设备故障,一边小心地从机身上拆下部分产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处理。时值高温天气,现场机声轰鸣,酷热难耐。为抢抓时间早点恢复生产,他们早已把暑热丢到脑后,顾不得汗水迷了双眼、湿透了衣背,吃喝都送到机台边解决。经过32小时连续作业,终于圆满解决问题。经严格测试、评估,产品顺利通过质量验收,按期交付使用。直到今天,没有收到用户任何不良信息反馈,这批产品仍在正常投入使用。回顾当时的情景,叶林春自豪地说:“尽管当时全凭意念支撑,累得腰得直不起来,几乎快倒下了,但收获也很多,积累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同时也为公司挽回了损失,值!”
2019年2月,料峭春寒,公司接到用户反馈,一件工程机械用绳出现问题,急需马上处理。公司安排熟悉生产情况、技术水平高的叶林春前往。他二话不说,马不停蹄赶到产品使用现场,详细查看了产品使用方式和环境,针对产品特性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消除了用户的疑虑,放心投入使用,至今产品仍正常使用,没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尽管叶林春的老家就在附近县城,但他长期坚守在生产现场,已经很久没回家了。7月的一个周末,正值母亲生日,他打算回家陪老人过生。刚到家不久,车间打来电话,成绳2#机出现故障,停产了。叶林春来不及细想,饭也顾不上吃,连忙赶回车间直奔生产现场,带领班员从凌晨一直干到晚上7点,直到问题彻底解决才疲惫地离开。
凭借过人的技术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叶林春在生产中牢牢地站稳一席之地。
借发展之机,创行业之先
秉承匠心传承,创新促进发展。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大直径、超长、高强度、特殊结构和特殊用途钢丝绳生产优势日益突出,替代进口产品占比越来越高。在大批特殊产品生产过程中,叶林春不断总结、积累、创新,逐渐在钢丝绳生产过程中形成独有的绝活绝技。2017年,根据市场需求,公司着手开发固态聚合物芯索道绳,叶林春负责试制工作。固态聚合物芯索道绳生产难度大、要求高,如何把绳芯与外层股完美熔合是关键点。叶林春凭借多年的生产经验,着手开始试制。第一次试制时,他简单地认为没什么难度,不过是把普通绳芯换成固态聚合物芯而已,所以他很快地生产出了第一批试制品。经检测,试制品物芯与外层股熔合度达不到用户要求。叶林春陷入了困境,产品是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试制的,问题出在哪儿呢?他把试制过程仔细回想了一遍又一遍,反复翻看生产记录的每一个参数,最终他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加热环节上。第二次试制,在绳子经过中频炉时,他特别小心,一点一点调节炉温,反复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温度控制点,能够使物芯与外层股紧密熔合。经检测,通过这个温度加热后的绳芯各项参数全部符合工艺要求,产品质量完全达标,顺利投入批量生产。在开发大直径锌铝合金密封绳时,叶林春把生产密封绳的生产经验加以总结创造,针对产品特殊要求精心制作一套模子、压线瓦、轧辊等。一切准备就序,他开始试制,由于规格太大,各层钢丝的应力很难控制,单层钢丝之间、各层钢丝之间的扣合度不易达到要求。他一边不断调整工装压力,一边摸索最佳操作方法,经过无数次探索后,他试制的大直径锌铝合金密封绳扣合紧密、镀锌层光滑均匀、平整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一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空间结构用索的局面。他还先后成功开发了特种密封钢丝绳、同向捻金属绳芯、金属芯涂塑钢丝绳等,总结编写了多种特殊结构、特殊用途、重要产品等生产操作手册,这些操作性极强的宝贵经验,为后续批量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避免了生产过程中走弯路、花工夫,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公司加快转型升级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叶林春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生产中的佼佼者,凭的是对事业的满腔热爱,对钢丝绳制造的长期坚持与专注,对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对用户高度负责的严谨态度。在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2010年,叶林春在参加贵州省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三名,2019年,他被遵义市评为“金牌工人”、红花岗区“金牌工人”,2021年,他被评为“遵义工匠”。现在,叶林春是“徐朝乾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所有生产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工友们,他带的徒弟中有的当上了班长,有的成为了高级工,有的是特殊机台独立操作司机.......他们承担起公司重要产品生产任务,成为生产中坚力量。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叶林春说:“是公司为我搭建了个人发展的平台,我所有的成绩与荣誉,都来自于公司,只有公司发展好了,个人才有所发展。今天,公司赋予我‘工匠’的称谓,我将不负众望,继续发扬‘工匠精神’,潜心致力线材制品生产技术与研发,用创新和努力,在贵州钢绳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