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之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基层系列报道:黔源电力:科技创新增速,迈向“3060”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黔源电力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绿色发展

牢记初心使命,方能继往开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号角,在迈向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中,全面绿色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前行的治本之策。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清洁能源开发的国有上市公司,黔源电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利用贵州优良生态环境这一最大竞争优势,科学分析企业能源分布、结构和现状,确定“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思路,依托北盘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线路存量,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拓展水光互补及相关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擘画北盘江流域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新画卷。

2020年6月,黔源电力北盘江公司光照300MW、马马崖300MW、董箐150MW三个水光互补项目在国家能源局竞配成功;12月,全国电压等级最高的光伏升压站仅用73天拔地而起,全国同规模项目中难度最大的山地光伏电站122天巍然矗立;三个项目全面投产后,初步形成了水电2478MW、光伏750MW的北盘江流域梯级“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跑出了光伏项目建设的“黔源速度”,创造了中国华电光伏项目建设的“三个第一三个最”:总装机容量在中国华电光伏竞配项目中规模第一 ;、马马崖光伏电站为贵州省同期单体装机容量第一;在中国华电已建成的水电流域中形成第一个流域梯级水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基地。岗坪和镇良项目500kV升压站在同等级升压站中建成投运时间最快;光照和董菁项目为南方电网首个直调的电压等级最高光伏项目;马马崖项目为全国同规模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山地光伏。这是黔源电力继贵州“两江一河”水电开发建设完毕后,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

科学精准调度,做优“水光互补”

水光共聚,如何科学有效调度,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成为了摆在黔源人面前的新课题。面对挑战,黔源电力科学把握“时”与“势”,辩证认识“危”与“机”。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攻关组,依托华电电科院、高校、能源主管部门以及电网调度机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深度开展水光互补特性及模式研究、水光互补智能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模型研发、水光互补调度规则研究、水光互补调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水光互补调度业务等应用研发,剖析项目难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围绕南方区域电网结构现状、贵州电源结构现状、贵州多能互济运行特点、新能源消纳机制、受送电边界条件、现货电能量交易基本原则及电网安全校核要求等调度信息,全面收集省内已投产运行光伏电站典型运行数据……。经过艰苦攻关,“北盘江流域水光互补优化调度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获得圆满成功。

该项目联合北盘江干流光照、马马崖及董箐梯级水电站和新建的3个光伏电站,利用原有水电站既有线路“打捆”送出,实现水光互补,科学调度。三个电站分属南方电网总调直接调管和贵州中调调管,梯级规模大、示范性强。研究成果在水光互补优化调度策略和规则、水光互补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模型研发、水光互补调度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优秀,效果显著。为黔源电力用科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以绿色电力完成能源革命目标,落地落实再造一个“新黔源”奠定坚实基础。

数字电厂赋能,展现科技魅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电力行业带来了重大机遇与挑战。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下,黔源电力作为中国华电首批“数字电厂”试点企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点燃科技创新引擎,迸发前进新动能。

“数字电厂”包括电厂设计、建设、营运、管理等电厂全生命周期各个过程的数字化,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利用系统集成、专家系统、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处理和管理决策技术,实现电厂管控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智能化,最大限度的达到电厂安全、高效、环保的运行状态。在数字华电技术框架下,黔源电力光照分公司技术团队充分运用仿真机模拟技术,对运行机组的数据曲线进行实时分析,结合机组运行方式开展研究,完成了包括统一数据平台搭建、应用系统集成、数据治理及数字技术监督应用开发等四大内容开发。统一数据平台基于虚拟化、多元异构数据融合技术,集成13个生产系统数据,通过统一数据编码、规范标准和质量治理,全面实现共享,消除数据“孤岛”。数字技术监督将技术监督日常管理工作、设备台账、试验报告等离线数据数字化,将设备在线监测指标分析智能化,实现技术监督离线数据与在线数据有效融合,提升技术监督能力和诊断分析水平。

2021年11月26日,经过专家组现场检查,黔源电力光照分公司“数字电厂试点建设”正式通过验收。实现了该分公司设备管理模式从分散向集中,从局部系统应用优化向全面协同优化,从组织业务驱动向平台数据驱动,从规范管理效率提升向优化管理效益提升的“四个转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厂管控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环保运行状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强化核心优势,加强自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自主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黔源电力全面贯彻落实“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步伐,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水电新能源远程集控为突破口,研制跨流域自主可控水电新能源集控系统。在研发攻关阶段,公司拓展思维,提出“一体化集控”构想,统筹考虑跨流域梯级水电、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接入运用,克服了光伏海量数据同步效率、可信计算芯片兼容适配等技术困难,整合包括数据通信、数据展示、控制调节、远控防误、智能报警、指标分析、数据管理等几大模块,运用国内业界最新研发成果,成功实现跨多个流域、多种能源的集中调度控制。其系统基于“可信计算”和“网络安全”主动安全防御理念,实现“水电+光伏”远程集控既“安全可控”又“自主可控”,国产化率从10%增长到90%,核心软件代码100%自主,为水电、新能源等异质多能源联合优化调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全面提升水电新能源集控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021年6月10日,随着公司集控中心向下属电厂下达的调度指令成功执行,标志着国内首套自主安全可控水电新能源集控系统成功投运,意味着我国水电新能源控制系统全面实现自主安全可控。其“系统主动防御体系”“多种能源跨流域调控”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放眼未来,我们的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注定充满荆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领航和行动指南,黔源电力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继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不懈奋斗力量,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瞄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推动企业、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省政府大院7号楼
管理单位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邮箱:gzw_bgs@sina.com传真电话:0851-86829813
办公室服务电话:0851-86810770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64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637号
邮编:550004备案号:黔ICP备16009966号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