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个人中心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之窗

越来越美丽的引子渡村

发布时间: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第一次到引子渡,那是2000年的5月8日,当时,是作为承建引子渡水电站工程主供水系统的施工方,后来我又调到引子渡综合部工作,幸见证了引子渡村的发展变化。

21年前,那时候的“平引公路”是泥结石路面,社会客运车辆只到齐伯镇。从齐伯镇到格枝村(现在叫引子渡村)只有马道。那天晚上经过一路上的颠簸,来到格枝村,整个村子黑魆魆的,只有一两家做生意的,屋里电灯微弱的亮着,只能勉强看得见人。买两瓶矿泉水,瓶上附着一层黄灰,已经过了保质期,没办法,只好凑合着喝。到农家租房子住下时,已经是快12:00了。

第二天才见到房东,穿的衣服有补丁,皮鞋很旧,除去裤腿擦到的地方都是灰,前端开了个口子,皱着眉头,黝黑的皮肤镶嵌着忧郁的眼睛,整个言谈透着纯朴、厚道,除了做农活,靠赶马车挣钱养家糊口。房东有两个儿子,大的有9岁,小的才6岁,怯怯地看着我们。他们家的房子矮小,从开了缝的土墙上灰尘油垢和蜘蛛网看得出房子有些岁月了。当时搞电站工程的施工队伍都租住在老百姓家,能找到可以安置下6个人的人家很不容易,我们住上下铺的铁床共挤在一间小屋。通往房东家的路是可以通马车的土路,每天我们双脚沾满泥土的走在房东家里没有打水泥的屋里,觉得很接地气,是那么的自然。

到周边走了一圈,对整个引子渡村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这是一个三地交界的地方,对岸是织金县,顺河道下游是清镇市。有小路可以通往渡口,引子渡水电站的大坝就位于引子渡渡口处,电站由此得名。整个村子小街上有十多户人家,房子多是一层,少有砖砌的。

从房东家沿着梯田间小道走15分钟,到了河边,乘渡船到对岸就是我们的施工地址——主供水系统的核心二级泵站现场了。这是悬崖下堆积体相对坡度平缓的地带,即将修建的供水系统的按期建成关系到整个电站建设的施工进度。

但工期只有半年,现场不具备任何开工条件:两岸都是悬崖,只有乡间小路,距离最近的搭接电源点有7公里。狭小的场地三万多方开挖、倒运只有靠机械设备!但没有路,怎么办?只有把运渣车辆和挖掘机在对岸猫场镇解体后请当地百姓从200多米高悬崖上分批运到现场再组装。可那悬崖峭壁就是空着手攀爬都很艰难,不敢想象当时是怎么搬运的。

这条搬运设备零部件的路径成了在施工索桥形成前我们施工的主要通道:水池和泵房修建需要的砖、水泥、钢筋,还有相关的埋设管件都是从这里运到施工现场的,也是我们修建对面高位水池的必经之路,最后也是供水管道走线经过的途径。

后来,我调到项目处工作,当时引子渡工程建设为期四年,电站建设完工时隔六年后,2010年我又回到引子渡发电厂工作。引子渡电厂建成后,因电厂名字影响更大,格枝村已经更名为引子渡村。我常静静的注视着对面的800m3水池,顺着管道安装痕迹向下,目光移到悬崖,在山间杂草中寻找着当年爬过的痕迹,我想到了和我一起攀爬的同事,想到了当时在悬崖上管道施工时的管材搬运、焊接过程,也想到了避免运行中产生水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还想到如果我们现在来修建引子渡电站会方便很多……。

每天下班了少不了要去村里走一走。从国家“四在农家”建设到“美丽乡村”政策以来,村里变化很大,街道已经铺上柏油,两旁都是统一规划的红瓦黄墙的房子,大点的有两三个门面,两三层的居多,有的在门口建个小院子,种上花花草草,也便于停车,每家门口和路上都很干净。通往各个组的小道都打上水泥,可以通小车。我经常会来到当初的房东家,房东这么多年了除了胖了点、黝黑的皮肤镶嵌着的眼睛明亮了,其他没有什么变化。偶尔会遇到他的两个儿子,很时尚,看不出任何村民后代的特征,两个儿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在贵阳工作了。房东家的房子也变了,原来的老房子全部推掉,旁边低矮处建圈养牛养猪,上面与老屋基平层建一个院子,种满花草,院子以上是三层楼房,加上旁边的厨房有十来间。外墙贴白色瓷砖,棱角用紫红色瓷砖突出线条,配上周边郁郁葱葱的高树,现代建筑与田园生活的搭配,完全是城市人羡慕的乡村生活环境。屋里刮瓷粉铺地砖,干净整洁,进门前我得先跺跺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意了。

房东依旧笑盈盈的,以前的愁眉苦脸包不住幸福,穿着制服,皮鞋发亮。坐在院子里,房东都要拿出包谷酒,一定要我喝上两口,话匣子也就打开了。他说,自从在引子渡电厂干保安,收入稳定,休息时间可以帮邻里干点砌砖建房等临活,交通好了,也帮人拖运货物,他老婆主要是干农活,有时也帮电厂干点临工增加收入,儿子都比较孝顺,每月拿出部分工资补贴家用。一年能存上2-3万元,日子过得很悠闲。说到交通,想起电站建设时吃够了苦。重车多,路面坑洼大,晴天灰雨天泥,从村到平坝县三十公里通常要三个小时。现在柏油公路连通对岸,去织金、回平坝,都可以美美的在车上睡上一觉。今天,从齐伯镇连接夏蓉高速的匝道已经开通,引子渡回到贵阳也就七八十分钟车程了。

村里邻里之间不像居住在城市高楼,听见院子里热闹,邻居三三两两的顺着声音聚集起来,社会万象人间百态海阔天空的聊。话题自然会说到脱贫,房东家因为他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儿子也有工作,已经从贫困户出列。每次说到从贫困户出列,他都很自豪的笑开了:现在的政策好啊!孩子读书有补助,特困户、五保户养老有政府兜底,一般生病有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患重特大疾病可以另外申请补助,想创业,政府可以担保贷款。村里 “组组通”、“连户路”全部建完,干什么都方便,养殖和种植国家都有补贴。他伸出双手说:“我好脚好手的,我才不愿意去领低保,我要过我想要的日子!”。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获得感很满足的真情表白,是幸福的自然流露和对未来生活的自信!是啊,对农村来说,现在的政策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政策,交通、住房、医疗、教育设施等同步跟进,只要勤劳肯干,生活奔小康是容易的。“我才不愿意去领低保,我要过我想要的日子!”老百姓越是感觉幸福,说出来的话就越朴素、简洁! 

每次从房东家出来,太阳能灯把小路照得通亮。傍晚的天空透明,星光灿烂。放眼对岸,原来搬运设备零件的路径已是成串的路灯,回望引子渡村,处处灯火,两岸的路灯向两边张开,就像翱翔的雄鹰翅膀。

引子渡这个小山村变化太大了,变得越来越美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省政府大院7号楼
管理单位名称: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服务热线:0851-12345
邮箱:gzw_bgs@sina.com传真电话:0851-86829813
办公室服务电话:0851-86810770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64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637号
邮编:550004备案号:黔ICP备16009966号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